解读YY/T1618 - 2018内腔畅通性测量系统:技术驱动的精准检测方案

07/11/2025

在医疗设备及相关器械的质量控制与性能评估领域,内腔畅通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。YY/T1618 - 2018《内腔畅通性测量系统》标准的出台,为这一关键参数的准确测量提供了规范化的技术指导与依据。

一、标准背景与意义

各类医疗器械,从简单的导尿管到复杂的内窥镜等,其内腔的畅通性直接关乎使用效果与患者安全。若内腔存在阻塞、狭窄等问题,可能导致液体流通不畅、气体交换受阻,甚至引发器械损坏或医疗事故。此前,行业内测量方法与标准参差不齐,难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与一致性。YY/T1618 - 2018标准的制定,统一了测量系统的技术要求、试验方法等关键内容,使内腔畅通性测量有章可循,有力推动了医疗器械行业质量提升。

二、技术原理与关键要素

该测量系统通常基于流体力学原理。通过向被测内腔注入一定流量或压力的流体(气体或液体),利用压力传感器、流量传感器等设备,精确测量流体在通过内腔时的压力变化、流量变化等参数。例如,当内腔存在局部狭窄时,流体通过该区域会产生压力降,根据压力降的大小及已知的流体特性和内腔几何参数,就可计算出狭窄程度,从而判断内腔畅通性。

系统的关键要素包括高精度的传感器。压力传感器需具备高灵敏度与稳定性,能精确捕捉微小压力变化;流量传感器要满足宽量程且精准测量要求,确保不同规格内腔测量的适应性。同时,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也不可或缺。它需能快速、准确地采集传感器信号,并依据标准算法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,最终生成直观、可靠的测量报告。

三、应用场景与优势

在医疗器械生产企业,该测量系统是质量控制的核心设备。从原材料入厂检验,到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检测,直至成品出厂前的最终性能验证,均可借助此系统确保产品内腔畅通性达标。在医疗器械维修机构,可用于检测维修后器械的内腔状态,判断是否恢复正常。

其优势显著。一方面,相较于传统人工检测方法,该系统测量精度高、重复性好,能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干扰,大大提升检测效率与可靠性。另一方面,系统具备良好的通用性,可适用于多种不同材质、形状与规格的医疗器械内腔测量。

四、威夏科技在内腔畅通性测量的探索

威夏科技作为行业内积极探索的一员,一直关注YY/T1618 - 2018标准的应用与实践。公司研发团队不断深入研究标准要求,致力于开发更符合实际应用需求的内腔畅通性测量解决方案。通过优化传感器性能、改进数据处理算法等方式,努力提升测量系统的整体性能,为推动医疗器械行业内腔畅通性测量技术的进步贡献力量。

YY/T1618 - 2018内腔畅通性测量系统以其科学的技术原理、明确的标准规范,为医疗器械内腔畅通性测量奠定了坚实基础,助力行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