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腔畅通性试验机:精准检测,保障医疗器械质量

07/11/2025

在医疗器械领域,内腔畅通性是许多关键器械性能的重要指标。例如,血管介入导管需确保在血管内的顺畅输送,引流管要保障液体的无阻碍排出,这些都对内腔畅通性有着严格要求。YY/T 1618 - 2018内腔畅通性试验机正是为满足这类检测需求而诞生的重要设备。

标准解读:YY/T 1618 - 2018

YY/T 1618 - 2018《一次性使用活组织检查针内腔畅通性试验方法》明确规定了一次性使用活组织检查针内腔畅通性的试验方法,为行业提供了统一且规范的检测标准。该标准涵盖了试验原理、试验装置、试验步骤以及结果判定等方面。通过对特定尺寸的圆柱销能否顺利通过检查针内腔的检测,来判断内腔是否畅通。

内腔畅通性试验机的技术构成

1. **动力系统**:为圆柱销通过内腔提供稳定且可调控的动力。通常采用高精度的电机驱动系统,可根据不同器械的要求,精准调整推送速度和力度。这一系统确保圆柱销在进入内腔时,模拟实际使用场景下的通过状态,避免因动力不足或过大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。

2. **检测系统**:运用光学传感器、压力传感器等多种检测技术。光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圆柱销在器械内腔中的位置,一旦出现卡顿或偏移,可迅速反馈信号。压力传感器则能测量圆柱销通过内腔时所受的阻力,若阻力超出正常范围,说明内腔可能存在堵塞或内径异常等问题。这些传感器收集的数据经过精密算法处理,可准确判断内腔畅通性是否符合标准。

3. **控制系统**:实现对整个试验过程的自动化控制。操作人员只需在控制面板上输入相关参数,如圆柱销尺寸、推送速度、检测次数等,控制系统就能按照设定程序自动执行试验,并记录和分析试验数据。该系统具备数据存储功能,方便随时查询历史检测记录,为质量追溯和产品改进提供有力支持。

应用案例:以血管造影导管为例

在某医疗器械生产企业,对新研发的血管造影导管进行内腔畅通性检测时,使用了符合YY/T 1618 - 2018标准的内腔畅通性试验机。通过设定合适的圆柱销尺寸和推送速度,模拟导管在血管中的使用情况。在检测过程中,发现部分导管内腔出现阻力异常,经进一步分析,原来是制造工艺中的内壁打磨环节存在瑕疵,导致局部内径变小。企业根据这一检测结果,及时调整生产工艺,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。

威夏科技作为行业内的技术服务提供商,为众多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了基于YY/T 1618 - 2018标准的内腔畅通性试验机解决方案。通过不断优化设备的性能和服务,助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,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可靠。内腔畅通性试验机凭借其精准的检测技术,在保障医疗器械质量的道路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