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Y/T 1618 - 2018标准下持针器综合检测的行业新动态

07/11/2025

在医疗器械领域,产品的质量与性能直接关乎医疗操作的精准性与安全性。其中,持针器作为手术过程中常用的器械之一,其质量检测至关重要。而YY/T 1618 - 2018《手术器械 持针器》标准的发布与实施,更是为持针器的综合检测指明了方向,推动整个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。

YY/T 1618 - 2018标准对持针器的外观、尺寸、性能等多个方面都做出了明确且严格的规定。在外观方面,要求持针器表面应光滑、无锋棱、毛刺、砂眼等缺陷,这不仅关乎器械的美观,更重要的是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对组织造成意外损伤。对于尺寸,标准详细规范了各个关键部位的长度、宽度、厚度等,确保持针器在不同生产批次间保持一致性,医生使用起来得心应手。

性能检测更是YY/T 1618 - 2018标准的重中之重。标准规定了持针器的弹性、夹持力以及开合灵活性等关键性能指标。良好的弹性确保持针器在多次使用后仍能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;合适的夹持力保证缝针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不会滑落,精准地完成缝合动作;而开合灵活性则极大地提高了医生的操作效率,减少手术时间。

为了满足这一严格标准,众多企业纷纷加大在持针器综合检测方面的投入。威夏科技作为行业内的一员,积极响应标准要求,在持针器检测技术研发上不断发力。威夏科技自主研发了一套先进的持针器综合检测系统,该系统基于高精度传感器与智能算法,能够快速、准确地对持针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。

在实际检测过程中,该系统可以通过对持针器弹性部位的多次施压与回弹测试,精确测量其弹性恢复率,判断是否符合标准要求。对于夹持力的检测,模拟手术中持针的各种场景,确保持针器在不同角度、力度下都能稳定夹持缝针。同时,利用高速摄像机与运动分析软件,检测持针器开合过程中的流畅度,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卡顿问题。

随着YY/T 1618 - 2018标准的深入贯彻,整个持针器行业正朝着更加规范化、标准化的方向发展。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从单纯的价格竞争,逐渐转向技术创新与质量提升的竞争。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持针器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,更重要的是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、可靠的手术器械,推动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。未来,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标准的引领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,持针器综合检测技术将不断进步,为医疗器械领域带来更多的惊喜与突破。